|
當賣一臺新車虧一臺已成為所有經銷商共同的新常態時,那片長期以來被視為黃牛與車販子所盤踞的二手車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誘惑力,吸引著這些“正規軍”的目光。然而,現在才沖進去,還來得及嗎?這碗飯,還香嗎?
為時已晚的悲觀論!黃牛的護城河有多深?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必須承認那些悲觀論者的理由也確實足夠充分。
今天的中國二手商用車市場早已不是一片藍海,而是一片被無數老炮兒們用時間和人脈熬了二十多年的“血!。這些從梁山、高碑店等地走出來的黃牛與“販子”,他們或許沒有光鮮的店面,沒有專業的CRM系統,但他們擁有三樣最致命的武器。
第一樣武器是信息的壁壘。他們像一張無形的巨網,覆蓋了全國每一個物流園區與信息部,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到最前沿的車源信息。
第二樣武器是成本的極致。他們沒有高昂的建店成本,沒有人浮于事的管理團隊,一臺手機、一個本子就是全部的固定資產。這種游擊隊式的輕資產運營模式,使得他們能夠承受比任何經銷商都更低的毛利率。
第三樣武器便是效率的恐怖。一臺車從收到賣出可能只需要幾天甚至幾個小時,他們對車輛殘值的判斷,對客戶心理的拿捏,早已在千百次的實戰中修煉得如同本能一般。
經銷商想要在這樣一片充斥市場亂象里與這些老炮兒們進行貼身肉搏,其勝算微乎其微。從這個角度看,現在才下場確實為時已晚。
恰逢其時的樂觀派!正規軍的降維打擊!
然而,如果我們換一個維度,從用戶的視角去看,結論或許會截然不同。經銷商現在下場非但不晚,反而恰逢其時。因為,那個由黃牛們所主導的、混亂、無序、充滿不信任的二手車1.0時代,其根基正在被動搖。
用戶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也越來越挑剔。在運價持續低迷的今天,他們購買一臺二手車,所看重的早已不再僅僅是價格便宜,而是這臺車在未來數年內,能否為其帶來穩定、可預期的收益,而這恰恰是黃牛模式最大的軟肋。
車況不透明,里程可篡改,事故記錄難追溯,售后服務無保障……這些根植于一錘子買賣思維的原罪,正在讓越來越多的理性用戶對傳統的二手車交易模式敬而遠之。
而這恰恰為經銷商的入場提供了最寶貴的歷史機遇,經銷商具備黃牛們永遠無法比擬的降維打擊能力。
由主機廠授權經銷商所售出的官方認證二手車,其在車源的可靠性、車況的透明度,以及品質的保障上,擁有天然的信任優勢。同時,經銷商可以將新車銷售中所積累的、完善的售后服務與配件保障體系平移到二手車業務之上,為用戶提供包括官方延保、三包服務在內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徹底打消其后顧之憂。此外,憑借與各大金融機構的穩定合作,經銷商可以為用戶提供比黃牛渠道更正規、更低息,也更靈活的二手車金融方案,極大地降低用戶的購車門檻。
對于所有深陷新車泥潭的經銷商而言,二手車業務絕非一片可以輕松淘金的避風港,而是一場需要脫胎換骨、二次創業的新長征。這場長征的勝負不在于你何時出發,而在于你選擇走向何方。是選擇向后走去模仿黃牛,最終在低水平的價格戰中被拖垮;還是選擇向前走,去學習和借鑒歐美成熟市場的認證二手車模式,通過為用戶創造全新的價值,來為自己開辟一片嶄新的藍海?答案,不言而喻。
對于主機廠而言,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個健康、繁榮的二手車體系,是穩定新車價格、提升品牌殘值、鞏固用戶忠誠度的生命線。如何系統性地賦能經銷商,幫助他們打贏這場二手車戰爭,也將是其未來決勝市場的關鍵。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